Friday, April 25, 2008

宣傳戰 (社會文化)


(Only in Al Jazeera: A Debate between an Egyptian Liberal and a London Islamist )

奧運聖火事件﹐令政府和國人意識到自己在國際輿論係多麼的無地位。西方媒體全方位的攻擊﹐無論有理或無理﹐都令祖國宣傳機器招架無力。看著兩位四眼肥佬及四眼婆娘發言人﹐重申又重申﹐譴責又譴責﹐但都成效全無。即使傳召各國大使入宮大罵一頓﹐亦於事無補。那些媒體又不是國企﹐人家的政府又有何能耐去叫他們閉嘴﹖

信報早前有篇社論謂北京政府應該考慮開發國際性新聞平台﹐以作為國家對外的喉舌。可能信報中人慣了看NOW Sports﹐從沒看過或不知道CCTV-9為何物﹐才會得出此偉論。Anyway﹐就算開發了跨國新聞平台﹐想宣傳作用也是甚微。在過去﹐現在和可見的將來﹐西方富國的通訊社和新聞平台仍會雄霸世界﹐此中當然又會以英語媒體為最有影響力者﹔第三世界或其他新興國家想與之打對台﹐難矣。蓋就算財力大家不分高低﹐但西方媒體一來控有全球很多的新聞資訊的來源﹐二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短期難改也。

有識者謂北京可以中東的半島電視台為榜樣﹐搞個"大中華CNN"之類與之比拼。此說法有點想當然﹐蓋半島電視台位於卡塔爾﹐故才膽敢踢爆週邊國家的腐敗﹔相信祖國政府難容一個這類的機構。其次半島電視台有分阿拉伯語和英語版﹔有傳媒研究者稱其英語台由西方傳媒人坐鎮﹐超過50%的新聞從西方媒體直接入口﹐取向自然難免跟西方傳媒同步﹔亦因此半島電視台跟香港的TVB和ATV 一樣﹐本地話台和英語台很多時觀點和取材完全不一樣。事實上收買佬看過數回半島電視台的新聞﹐不覺得他跟BBC 或 CNN 等有甚麼分別。如此佈局﹐實難言有何為國宣傳作用。

事實上﹐即使你有一個英語台在海外日夜吶喊﹐也不會有甚麼效用 -- 因為人家跟本就不想聽你的說話。就像香港人沒幾個會看文匯大公兩報一樣。有位學者講過: "News-making is a practice that influenc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新聞報導和受眾﹐關係十分互動。宣傳者既要影響舞動群眾﹐但又不能逆社會共同意志行事。不然﹐只會被難測的民心所棄。

亦因此﹐收買佬好討厭一些人不分清紅皂白﹐不作深究便說立場有異的人被政府/外國人洗腦。腦﹐真的那麼容易洗﹖小時候在廟街聽過一位叔伯說過﹕"這個世界﹐有強姦無焗賭"﹐亦即人們常說的"牛不想喝水﹐不能把牛頭按低"一樣。就算再獨裁再極權的國度﹐沒有全體人的共同意志去和應﹐如何執行政令﹖這類人的抹黑技倆﹐將敵人/對手"面目模糊化/一體化"﹐把對立方變為一個個無性格無思想的冷血機械人﹐此舉比將對手妖魔化更有殺傷力。蓋很多人都會當有腦的對手係一回事﹐那怕對手係一個妖魔﹔但當對手係一班被洗腦的﹐無腦的機械人﹐就己方做乜都變得好合理好正義。因為﹐人家係沒有思想的嘛。


(圖﹕當年蘇聯軍隊的宣傳海報)

說到此﹐不禁想起二戰德軍進攻蘇聯的歷史。德軍東征初期﹐紅軍連連大敗﹐由波羅的海到黑海均屍橫遍野。德軍宣傳部有回拍下那些陣亡的紅軍和民兵﹐大加嘲諷稱他們為該死的農奴(大意)﹐言下之意即譏笑這些戰士沒腦袋﹐給共黨洗腦被推上前線送死。他們完全忽略了這些倒下來的人對保家衛國的赤誠﹐亦忽略了他們的民族情感 -- "共產黨再不好﹐也不要你們自號優秀人種的德國人來管治我們。" 觀念上的落差﹐令蘇聯最後反敗為勝.....

Sunday, April 20, 2008

三號風球下記 (體育世界)

週六下午﹐傾盆大雨颳大風。在三號風球下﹐收買佬看了些冷門球賽。好有可能﹐全香港沒有幾個人會看會留意這幾場賽事。但在未開始之前﹐首先講講俄超列強中﹐我暫時最欣賞的莫斯科火車頭

辛尼特, 戴拿模, 中央陸軍等列強都係主打兩邊斬中去頂去湧&快速反擊的打法. 俄超列強中只有火車頭較多地面推進和小組入滲進攻的.


(短片﹕請留意穿紅衣的火車頭隊站在尾三的那位球員﹐看看長得像不像"裘俊"﹖)

火車頭兩名前鋒, 為非俄混血兒奧丹華治及曾被稱為"俄國奧雲"的Dmitri Sychev. 兩者都唔算高大撞得之人, 都係以腳法和速度取勝. 火車頭的中場大腦為側臉有點像陳冠希的俄國國腳比拿利甸諾夫. 他和滿場飛的防守中場Torbinsky 及羅馬尼亞國腳哥錫, 組成一個攻守兼備的組合. 老實說, 我覺得中場火車頭比辛尼特還要好. 後場係火車頭的弱點, 龍門Ivan Levenets 一向笨拙; 巴西中堅 Rodolfo, 貌似電視劇<同事三分親>的裘俊, 與及兩位邊衛Yanbayev及Spahic 一向輕出. 令球隊後場人手經常不足﹐失球又失分. 但縱如此, 火車頭仍係列強中最悅目的一隊. (純屬個人意見.)


俄超首都打0比: 莫斯科戴拿模對莫斯科斯巴達

兩隊都係以4-4-2 邊路進攻為主. 斯巴達有名的playmaker, 俄國國腳 Titov 今場波無貨交. 反而左路的巴西外援Welliton 及右路的快翼 Bystrov 就好生猛, 特別係後者, 經常出到靚波俾Pavlynchenko, 非常出色. (Note: Pavlynchenko 乃在歐國盃時對英格蘭梅開二度的英雄.)

戴拿模今年一洗衰氣, 家陣係聯賽排第二. 但若表現並非太出色. 回流的基沙哥夫無乜料到. 進攻全靠大腦葡國人 Danny. 新人Kombarov 都幾悅目, 右路出波有威脅. 但若非晨早斯巴達打少一人, 戴拿模未必贏到.

總結: 入球騷, 好睇, 但唔算高水平.


德乙榜首大戰兼萊茵打0比 -- 科隆 v 慕遜嘉柏

兩支老牌球隊, 真的久違了!

這場德乙打0比, 雖然科隆有主場之利, 但一些主場的氣勢都無. 作為德乙老大的嘉柏, 無論攻守都佔盡上風, 明顯比德乙老三的科隆優勝. Rosler, Ndjeng 和 Marin 或兩邊或中路造波推進, 配合老鬼紐維利及加拿大國腳阿Friend, 攻擊組合都做得好好. 新加盟的前荷蘭國腳Paauwe, 係中場殺了清了唔少波. 中路防守亦好穩陣.


(圖﹕Gladbach 要撐住! 因為我跟一個海外親戚side bet買了你們贏德乙冠軍呀﹗)

反之, 科隆地面造唔到波入去對方心臟之餘, 高空波亦無料到. 中場被人迫到甩甩吓咁. 後防亦唔夠人搶, 成日犯規. 很討厭前土耳其國腳Umit Ozat , 樣衰又粗野又多小動作. 嘉柏贏盡形勢, 未能拉開比數埋下禍根....

臨完場前有嘉柏球迷掟煙花入球場, 攪到好似意甲咁一陣混亂. (贏緊都攪事, 低能!) 球証於是補時五分鍾. 全場一味靠湧的科隆係94 分鍾一下長傳, 前鋒Helmes 被嘉柏4 號仔拉跌, 但係查實係禁區外跌....但係球証唔理判12 碼兼紅牌. 12 碼入埋 1-1 完場. 慕遜嘉柏不能獲勝覺得很不值.

Man of the Match: 我會揀Rosler. 幾記插花, 多番助攻 , 還有一個入球, 當選無異議。


[塞爾維亞超聯] 國家打0比 -- 柏迪遜 vs 紅星

塞超兩大班霸, 絕非克羅地亞兩支甲組勁旅的對手. 場波除了頭十五分鍾比較得之外, 一路都係中場混戰, 組織欠奉, 反而兩邊球員踢來幾粗野, 末段仲幾度開片打大架.唉.

貴為91 年歐冠盟主的紅星, 再見不到一點勁旅的影子, 昔日的秀麗腳法沒有了; 反而一味"高Q 大棍" & "兩翼落底出球"的踢法, 像極一些英冠的中游球隊. 真正有些意識和腳法的, 只有8 號, 塞黑國腳Ognjen Koroman 及 南美外援Segundo Castillo.

另一邊廂的柏迪遜也十分平庸. 各自為戰無默契可言. 好些人像35 號的 Stevan Jovetić 和 非洲兵Diarra, 一味玩波. 但又並非球技上乘, 睇得人好悶....

結果係 1-1 完場, 悶悶地結束了. 雖然塞超連年人材外流, 但想不到會如此凋零. 真心話, 同屬人材外流的克甲, 真的好看多了.


德國盃賽後感


(圖﹕近期無比好運的東尼)

係歐戰勝利日的前夕﹐德甲勁旅拜仁將會迎戰俄超新貴辛尼特。拜仁將會係今屆辛尼特面對的第三支德甲球隊﹐德國足球的踢法﹐想俄國人多少有些領會了﹔更不要說他的好兄弟史浩克04一定會做間諜去報料。拜仁方面﹐兩個多星期踢了6場球賽﹔當中有兩場要搏盡打加時﹐體能方面可能會有些問題。辛尼特人腳輸蝕﹐但有望偷雞。若然拜仁讓球多的話﹐小弟定會落注在辛尼特身上。

又﹐很替多蒙特有點不值﹐亦對踢出超水準的奇連治(Kringe)渴彩。

Friday, April 18, 2008

旁觀者記 (政治評論/怪論), (體育世界)


(圖﹕前俄國足球先生﹐一直效力辛尼特的艾沙雲手持聖火在慢跑。)

隨著奧運聖火傳遞至俄羅斯及亞非拉友好地區﹐反華的風波算是暫時平息了。大陸早年認為要拉攏歐盟/西歐以抗衡美國﹐豈料一朝天子一朝神﹐德法兩國變天後﹐整個歐盟跟祖國立刻變得貌合神離。隨著北歐﹑低地國家和意大利的右派抬頭﹐看來北京運行多年的親歐政策應該要調整一下了。又﹐聽收買佬的意國同窗說﹐這幾年"溫州人"在意國早令當地人十分不滿﹐很多黑工潛水來到此間的血汗工場﹐日做夜做生產"意大利製造"的貨品﹐再在歐洲地區傾銷。年初米蘭市唐人街的警民衝突﹐雖則係由非法泊車問題引起﹐但遠因就你知我知﹕就是主人家早看這些不懂亦不尊守規矩的外人不順眼。 當然﹐意大利人其實亦係盡鑽空子之輩。所以﹐他們的投訴﹐多少有些五十步笑百步啦。(又﹕據舊同學說事發地點乃是大陸人聚居的新唐人街﹐有別於幾代前來意大利﹐以廣東人為主的舊唐人街。是耶非耶收買佬就不知道了。)

聖火事件令收買佬覺得氣頂的﹐只有收視率連年下跌的CNN的報導。收買佬不是為那白癡侮辱華人而氣頂﹐而係覺得那混蛋做得出﹐為甚麼沒膽認﹖。種族偏見老實人人都有﹐這兒的常客都知道收買佬十分討厭英國人啦。然而 CNN 有膽罵卻無膽認﹐仲懶清高死撐話只係針對中國政府﹐以為人家不懂英語﹖戇居啦﹗今回這垃圾機構信譽破產﹐真希望他會早日關門大吉﹐以免再獻世丟人現眼啦。 尚幸的是﹐至今歐美反華辱華還只是停留在" 互DIAO"的階段﹐如無意外會罵完就算。以程度論﹐今回的風波比99年大使館遇襲與及01年海南軍機被撞毀相比﹐差得遠啦﹔而和歐美各國這十多年在東歐搞的小動作﹐就更加係小兒科。

前蘇聯解體後﹐那些加盟共和國差不多一個接一個的宣告獨立﹐影響所及就連那些東歐衛星國和前南斯拉夫的加盟共和國也站起來反共反俄。然而受先天環境限制﹐大部份這些新生國家都係無條件獨立的。要活下去只能依賴那三大陣營(歐美俄)的支援。本來這些國家要是像星州獅城般中立﹐那也會相安無事(就像斯洛文尼亞般)。然而某幾國卻非要在太歲頭上動土﹐幫外人打壓舊主不可。今天在境內駐軍﹐改天在境內裝置導彈﹐去年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兩國還申請加入北約。北極熊雖然今非昔比﹐但總不至連後園也看管不了這麼窩囊。特務總統深知中歐及東歐均仰賴俄國供應石油和天然氣﹐在發表強硬的聲明無效後﹐邊一聲令下﹐切斷了輸往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天然氣能源供應﹐殺雞儆猴一番。最後西方國家當然為求自保拒絕了兩國的申請。縱然是他們指示兩國撩起火頭在先﹐也只好不顧道義的把他們丟下了。特務總統今回打壓格烏兩國,成功向周邊國家示範,不要自作多情,向歐美亂送秋波; 蓋面對真正的危機時,歐美一樣會撒手不管,還惹火了俄羅斯,一定沒有好下場!


(圖﹕艾沙雲(左)挺像昔日的劉榮業﹐一樣腳法好又古惑﹔亦像"子彈"沙尼般高速﹐厲害!)

後記﹕在此事件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俄氣」)﹐既是全俄羅斯最大的企業,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開採企業﹐在多國的交易所上市。俄氣為中歐、東歐和獨立國協各國提供所需的幾乎全部天然氣。此公司在前蘇聯倒台後﹐經歷了多番"私營化"和"國有化"的轉變。今天的它雖云係上市公司﹐但係俄國政府或明或暗控有大約60%的股權。隨著俄國經濟復甦﹐與及能源價格高企﹐俄氣近年亦開始走出去﹐參與了好些境外及行外的投資 -- 例如贊助俄超班霸辛尼特和德甲球隊史浩克04﹐成功為企業提高了知名度。{ *有關辛尼特這隊俄超新貴﹐看官請參考小弟舊作﹕LOMO鏡頭下的冠軍 啦﹗}

Tuesday, April 15, 2008

再續俄超知多o的(社會文化), (體育世界)


(圖﹕闊別伊拉克數百年﹐蒙古軍隊於2003年再度開入中東﹐幫聯軍協防該地。)

近期看多了俄超﹐也順勢讀了一點蒙古歷史。眾所週知﹐洋人內心深處對中國政府總有一點莫明奇妙的敵視和恐懼﹔這可能因為他們的“黃禍”跟“恐共”概念甚深吧。兩者相結合的中共﹐他們很難不以洪水猛獸視之。有些同胞以為這些風波源於西方國家的辱華宣傳﹔然而事實係﹐上述的觀念深深刻印在西方人的心裏。媒體的不公正報導﹐只是投民眾所好罷了。因此那些愛國人仕的反宣傳活動﹐注定不會成功﹐因為別人其實就不想去聽嘛。古語有云﹐弱國無外交﹐查實大國崛起了﹐也不一定有外交﹔你看新興的金磚四國﹐有那一天沒給人罵﹖只是相對“大佬”些的中俄兩國給多罵點罷了。至於那些愛把握機會抽水的政客﹐就更加醜得臭得不值一提。

常言道得天下易﹐得人心難。八百多年前蒙古帝國的大汗們﹐想必感受甚深。這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得天下全靠武力。然而給他們滅掉的國家﹐差不多全是有文化有文明的國家。蒙古人戰爭打得再好﹐也難敵眾人的筆與口。因此﹐由朝鮮到奧地利﹐由極北的西伯利亞到極南的安南﹐無不痛罵蒙古人 -- 中亞人說蒙古人殘暴冷血﹐中國人說他們民族歧視﹐西方人就說他們反智反文明等等。誠然﹐蒙古政權也和中共政權一樣﹐劣點甚多﹔但事實又是否真如這些死敵所說般差勁呢﹖又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呢﹖大明國的皇帝和歐洲封建領地的貴族又是否係聖人﹖這方面留待看官們去想去研究好了。然而海內外鮮有史家對蒙古帝國有好評﹐倒証明了大國原來一樣會無外交的。

說了半天﹐還是探討一下俄超。今回且繼續探討蘇維埃之翼(FC Krylya Sovetov Samara)和托木斯克(FC Tom Tomsk)兩支中亞球隊。


(圖﹕人種混雜得很的蘇維埃之翼隊)

蘇維埃之翼隊位於南歐及中亞邊境的薩馬拉州。球隊成立於1942年﹔斯時正值蘇聯對德國的衛國戰爭打得燦爛,在西歐重鎮相繼淪陷或交戰之際﹐最高蘇維埃中央政府遷到薩馬拉州作為陪都。蘇維埃之翼隊於此時成立﹐不多不少有些政治宣傳意味。薩馬拉州約於15-16世紀間建府。這時候蒙古汗國大多已經解體﹐中亞各部族又互相鬥爭。谷底反彈的俄羅斯人借機逐步東侵﹐百多年間勢力遍及中亞和遠東﹐薩馬拉州這些礦產豐富之地﹐當然早早就給俄人佔領。時至今日﹐此處更係俄國的礦業及石油業重鎮。蘇維埃之翼隊不消說收受了不少能源集團的資本。然而蘇維埃之翼縱有強大後台﹐但多年來總是與錦標無緣。球隊最值得留意的﹐並非戰績﹐而是球員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單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南美和非洲兵﹐亦有來自中亞﹐東歐及北歐的外援﹐甚至還有南韓國腳吳範錫和北韓U-19國腳蔡明浩﹐當然亦有一些俄羅斯本土的球員。人種之複雜﹐真的跟800年前的蒙古帝國可以相比。

相比之下﹐位於古匈奴地和察合台汗國一帶的托木斯克隊﹐人種就“純淨”得多。球隊清一色斯拉夫人﹐並無南美非洲甚或亞洲的外援。前蘇聯十月革命期間﹐托木斯克為敵對白軍的中樞心臟。共黨上台後﹐大力發展重工業及科技工業﹔成為一大戰略重鎮。同樣地﹐托木斯克隊接受能源企業的資金多年。雖然成績仍屬一般﹐但這幾年好歹算站穩了俄超的一席。有趣的是﹐俄超本屆戰罷四輪﹐中亞地區的球隊成績意外地優異﹐莫斯科一眾球隊至今贏少和多輸的更多。這﹐真不知算不算是東風壓到西風了。

Friday, April 11, 2008

繼續俄超知多o的(歷史文學), (體育世界)


(圖﹕蒙古士兵。資深模型玩家寒竹兄的大作)

我中學時代念中國歷史時﹐通常都不會花時間在元史這一部份的。蓋測驗考試多數不會考元史(漢唐宋明清倒挺多)﹐而事實上蒙古帝國又實在來去匆匆﹐稱霸中土短短八十九年﹐除了那個版圖廣闊﹐人種混雜的大帝國外﹐實在沒甚麼東西好去研讀﹔亦因此收買佬對蒙古歷史不甚了了。想不到﹐近日看多了俄超﹐連帶讓收買佬好好的溫習一下從來沒有多碰的元史。

如我前文所述﹐俄超球隊可大約分為莫斯科地區和非莫斯科地區兩類。當中除辛尼特位於聖彼德堡及海參威光能隊位於遠東外﹐餘者統統位於中亞地區﹐亦即以前的四大汗國的欽察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等地。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便為他四個嫡子繼承。長子朮赤早年多次隨乃父南征北討,先後出征過金國,訛答剌﹑花剌子模和玉龍傑赤等地方。成吉思汗因朮赤西征有功,將他封為欽察汗國的大汗。這個欽察汗國﹐初時佔地於今日俄羅斯鹹海和裏海一帶﹐乃蒙古帝國的西域﹐及後逐漸擴張。南俄羅斯一帶的土地後來分給了朮赤的兩個兒子:斡兒答統領東方,拔都統領西方。有說上述所謂西方的領地﹔即今天的保加利亞和匈牙利一帶﹐而與之相對的東方領地﹐則為今天的南俄羅斯和高加索地區。欽察汗國蒙古人和突厥人混居﹐汗國南方和伊兒汗國接壤﹐受穆斯林化極深﹔反之汗國北方則深受斯拉夫人基督教文化影響。這種分野存在至今﹐令俄羅斯歐洲本部和裏海地區﹐有很大的文化差異。

今天的俄超球隊格羅茲尼帝力﹑魯賓喀山﹑薩馬拉-蘇維埃之翼﹑彼爾姆阿馬卡和納爾奇克斯巴達都在原欽察汗國的土地上。當中肯定以格羅茲尼帝力隊最具話題性。這支車臣共和國的球隊﹐自車臣戰事爆發起﹐球隊主場被逼搬到其他高加索地區的城鎮作賽。戰事緩和後俄國體育部曾準許帝力隊回鄉作賽﹔但2004年車臣武裝分子使用計時炸彈﹐暗殺了州主席和帝力隊的主席後﹐球隊再度被禁在車臣舉行主場賽事﹐這禁令到今季才結束。(而歐洲足協則仍然禁止球隊舉辦任何歐洲賽事﹐球隊仍要像2004/5年般﹐在莫斯科踢歐洲賽。)


(圖﹕兩員俄兵買得球票﹐準備觀賞格羅茲尼帝力的主場賽事)

本賽季帝力隊重回格羅茲尼主場﹐踢來虎虎生威﹐曾勇挫前列強隊如莫斯科中央陸軍(按﹕此場賽事車臣人踢來如狼似虎﹐像打仗般的兇狠﹐可能他們覺得戰場上打不過俄軍﹐要在球場上打敗他們吧。) 可論成績﹐就比不上位處古帖木兒汗國的王城的魯賓喀山隊了。這路奇兵本來寂寂無名﹐今季數週開始卻異軍突起﹐暫時力壓列強坐在榜首的位置。這球隊雖然遠在偏遠中亞山區﹐但優秀外援一堆﹐有阿根庭邊緣國腳晏辛迪(Ansaldi)﹐克羅地亞國腳湯馬士﹐土耳其國腳卡蘭丹尼斯等等。這球隊據報有能源企業撐腰﹐可能又是一隊有大水喉照射的新貴。還有不得不提的﹐便是蘇維埃之翼隊。油王艾巴莫域治幕後操控了莫斯科中央陸軍多年﹐早就不是秘密。然而最初油王涉足西歐足壇﹐卻是蘇維埃之翼隊的主席為其作馬前卒﹐入股車路士的操作﹐早期都係蘇維埃之翼隊的高層們出面做的。兩者的關係實在匪淺呀。{待續}

Monday, April 07, 2008

俄超知多o的(體育世界)


(圖﹕2008年賽季的俄超地緣圖, 可按圖放大.)

開始有點對西歐各大聯賽心淡。巴塞﹑米蘭和雲達不萊梅持續低沉﹐還要是一週比一週沉﹐好魘悶﹔加之英超球隊“對內打假﹐對外幸運”﹐搞到小弟非常無癮。適值俄超開鑼﹐收買佬近期已經有點轉移視線﹐關注起俄超 -- 反正上述三支球隊都既係聯賽爭標無望﹐近期的表演又差得要命﹐把他們丟在一旁每週只看球賽精華﹐也未嘗不可。又﹐想各位看官對俄超的認識有限﹐今回且讓收收弄個俄超專題﹐粗粗地當作是FAQ 也好。

[節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是俄羅斯足協協會組織的職業足球聯賽,通常簡稱「俄超」。它是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成立的頂級足球聯賽,主要由俄羅斯境內的球會組成。在前蘇聯解體以後,蘇聯足球聯賽也宣告終止,此後每一個當時的蘇聯加盟共和國陸續成立了各自的國家足球聯賽。

在現行賽制下,俄超聯賽共由16隊伍組成,聯賽榜積分最低的兩支球隊便會降入次級聯賽,稱為「俄羅斯甲級聯賽」。而俄羅斯甲級聯賽得分最高的則成為俄超聯賽的升班馬。賽制和歐洲大陸其他足球聯賽一致,比賽採取主客場制,共30輪比賽。由於氣候影響,比賽不像其他歐洲主要聯賽那樣為跨年度舉行,而是在同年內的3月至11月進行。

根據歐戰積分,該聯賽的冠軍球隊將直接入圍歐洲聯賽冠軍杯的小組賽階段比賽,而第二名球隊將參加歐洲聯賽冠軍杯第三輪預選賽。聯賽第三名則需要參加歐洲足協盃外圍賽的第二輪比賽,而第四名則參加歐洲足協圖圖盃第二輪比賽。此外,俄羅斯杯冠軍則可以直接入圍歐洲足協盃正賽階段比賽(2007年至2008年歐洲賽事分配名額)。目前為止,俄羅斯在歐洲賽場上所獲得的最高榮譽是莫斯科中央陸軍在2005年歐洲足協盃上成功捧杯。

2008年球季的參賽球隊如下﹕

球會名稱﹕中文譯名 (所在地)

{非莫斯科地區}

FC Amkar Perm﹕ 彼爾姆阿馬卡 (彼爾姆邊疆府的烏拉爾山)
FC Krylya Sovetov Samara﹕ 薩馬拉-蘇維埃之翼 (伏爾加河畔的薩馬拉州)
FC Terek Grozny﹕ 格羅茲尼 (車臣共和國的格羅茲尼)
FC Luch-Energia Vladivostok﹕ 符拉迪沃斯托克光能隊(濱海邊疆府的海參崴)
FC Shinnik Yaroslavl﹕ 辛尼克 (伏爾加河畔雅羅斯拉夫爾州)
FC Rubin Kazan﹕ 魯賓喀山 (韃靼斯坦共和國的喀山市)
PFC Spartak Nalchik﹕ 納爾奇克斯巴達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FC Tom Tomsk﹕ 托木斯克托米 (中亞地區的托木斯克州)
FC Zenit Saint Petersburg﹕ 辛尼特 (聖彼得堡市)

{莫斯科地區}

PFC CSKA Moscow﹕ 莫斯科中央陸軍(莫斯科)
FC Dynamo Moscow﹕ 莫斯科迪納摩 (莫斯科)
FC Khimki﹕ 希姆基 (莫斯科州的希姆基)
FC Lokomotiv Moscow﹕ 莫斯科火車頭 (莫斯科)
FC Moskva﹕ FC莫斯科 (莫斯科)
FC Saturn Moscow Oblast﹕土星 (莫斯科州的拉明斯克)
FC Spartak Moscow﹕ 莫斯科斯巴達 (莫斯科)

上屆的聯賽冠軍為半條腿入了足協盃四強的辛尼特﹔而上屆俄國盃冠軍則為莫斯科火車頭。兩隊於三月中球季開鑼前進行了一場超級盃的賽事(類似英格蘭的慈善盾)﹐結果亦係辛尼特勝出。但是暫時在聯賽榜領前的﹐卻是韃靼人球隊魯賓喀山。令人意外!

收買佬以前說過﹐柏天尼的歐聯歐協新政策在兩年後出籠後﹐真正會受惠的﹐將會是俄羅斯超聯﹑土耳其超聯﹑希臘超聯和蘇格蘭超聯。蓋只有他們有足夠的歷史底蘊﹐球迷﹐市場﹐財力和人腳去邁進。其他的小聯賽﹐如捷克甲組﹐烏克蘭超聯等﹐收收就不太看好了。而事實上費倫巴治﹐辛尼特﹐甚或奧林比亞高斯和流浪等﹐今年的歐洲賽事都踢得不俗﹗實在值得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