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為甚麼一定要成為“大學”﹖(社會文化)

面是人家給...的麼?

(*原文出自若缺齋老人兄之手﹐登載於 http://dodderer.blogspot.com 內。)

稱得上曠日持久的教育學院升格戰終暫告一段落,以所謂單一學科及研究水平為「理由」而失敗告終。

無論站於那一方均容易引起罵戰,故無意在此說出真心話;但無論是否支持將教院升格者,相信都會同意政府所推出來的絕對是藉口而已;

然而吾友KP兄在討論區中說得好,別人尊敬與否不在是否有大學二字,而在閣下的表現;KP兄所言極是:大學二字易得,然而成就難求!

試看同名為師範者如巴黎高等師範(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Paris),雖名字中並沒Université一字,然而以其強大的成就受盡除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以外世人所尊敬:一所一年才招收區區200人的小學校,能孕育出9位菲爾茲獎(Fields Medal)、11位諾貝爾獎(Nobel Prize)、1位假諾貝爾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得主,以其強大已極的成就,莫說校名沒有區區Université一字,即使法國人發了瘋將其校名改成野雞大學,難道除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人外會因區區身外名而減損對該校的尊敬?

相對於名字,以優秀表現似更能令人尊敬 - 若有一日教育學院能臻巴黎高等師範相當的成就,向諸大學說一句"我不叫大學,so what"不是更值得自豪?面子不是自己爭取的麼?

---

收按﹕歷年以來報讀大學的學子﹐莫不以教育學院為水泡。這種心態一天不改﹐教院就算升格為大學也不會用﹐蓋入讀的﹐仍會是那一堆人。同屬被排在外圍的學院或大學﹐個人認為樹仁﹑嶺南﹑珠海等都要比教院爭氣得多﹐亦更會運用有限的資源。然而﹐教育棍政客張文光等天天只會空喊口號﹐多年來幾見他為提高教院的質素搞過些實質的東西﹖

有等人說教師工作壓力大﹐又不為社會重視。不敢說教師的工作輕鬆﹐但若論工作壓力巨大﹐相信有排還未到做老師的。(實情是﹐收買佬身邊有幾位親朋戚友﹐由學校跳出來後﹐工作上一直都不得意。鮮有一份工係做得長亦沒怨言的。) 至於甚麼小班教學等等﹐參考北歐國家的學制﹐則完全係憤青們一貫擅長的cherry picking技倆﹕專挑好的﹐不好的不要﹐完全無視這是一個give and take 的世界﹔亦錯誤地以偶然當為必然。這些假大空的理念﹐實在和老董當年的XX港概念沒分別。坊間的教師﹐卻又為其催眠﹐每念及此真的十分心寒。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也贊成這是教院最可行的出路,但教院現在的水平做到 "第二學位" 應有的水平嗎 ?

comment by 詩白爾 at 若缺齋's blog essay :

"要優秀畢業生唔難
提高入學資格咪得囉
好似帝國考醫生律師資格咁
教育學位變成第二學位"

過內人 said...

要補一句,睇吓教書者認唔認真,認真者的確唔好做,但唔認真者就可以做到好「hea」。

我見我中學,老嘅一班,返工亂嚟,放工可以即收工打牌賭馬。後生新一代,留到五、六點先走,仲有一大埋嘢要帶返屋企做。

Hyacinthus said...

嘈成咁咪又係錢作怪,教院一心成為"大學",既不是為追求學術卓越,也不是為人才培訓優化,說穿了,祗不過是為與其他院校均分政府的款項,更理所當然的拿阿公更多的資源...

其實若真的為"大學"而大學,那何不學習HKUSPACE?為自我升格為大學而舖排來得實際...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4/4/aukq.html

收買佬 said...

以老師的準公務員的薪津和鐵飯碗﹐今時今日應會吸引到大把人入行啦。

Anonymous said...

很喜歡這個偏正詞組:「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美帝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