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加特王朝期間的議會一景)
英國自1066年為諾曼人征服後,僈僈演進成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確立了
君主制度和以貴族地主所組成的大會議(Magnum Concilium)的輔政機制。
兩者發展日漸成熟,矛盾亦一一暴露。1215年,貴族地主們以王權過度澎
漲為由,揭竿起義。英格蘭的約翰王無奈只好在簽下大憲章(Magna Carta)。
此憲章內容非架空王權,只是要求國王以後要"按本子辦事",不得浸蝕貴
族地主們的權利。自此到十九世紀為止,國王和議會的角力,對抗和妥協,
形成了英國政治獨有的議會文化了。
議會今天稱為Parliament,查古文的意思為"議事說話的地方"。第一屆的
議會,係李斯特城的蒙特福佰爵(Simon de Montford, earl of Leicester)
於1265年號召創建的。事件起因係貴族和平民對亨利三世的施政不滿,蒙
特福佰爵號召神職人員、各郡的騎士和平民代表遠赴倫敦的西敏寺議政。
此議會不單有貴族地主和神職人員參與,還加入了騎士平民階級,因而被
稱為英國議會的誕生。
中國的朱明政權飽受內憂外患的同時,遠在歐州邊陲的英國亦爆發了一場
激烈的內戰。1642-1650年間,分別效忠議會和英皇的軍隊互相對壘。最後,
英王查理一世給斬首,英國"走向共和",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出掌
共和國的領導人。在他治下,英國政治和社會由上至下都"大破大立"。
1660年後英王復辟。但君主們並沒與時並進,仍幻想走回專制王權的舊路,
然而共和政府帶來的改變實在太深入,王室和議會民眾的對立再現,激發
出1688年的光榮革命,通過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嚴格限制王權。
自此,英國便由君主制變成立憲君主制至今。
---
想閱覽英語一分鍾 [第三輯],請按此。
Thursday, October 14, 2004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9 comments:
Charles I 被斬首,英國「走向共和」。不知將來 "Charles III" 及英國帝制的命運如何。
我真的希望澳洲可以在不久將來走向獨立。(死啦,鼓吹澳獨添,唔好插我呀,嘻嘻!)一想起要將"Charles III" 的頭像放在錢包裡就覺得倒胃了!
Stan兄:容我講句正經真心話,澳獨就算點搞,都唔會搞到生靈途炭;
更唔會搞到週邊地區政局動盪。再講,收買佬對澳州認識十分片面,佢
獨定唔獨,真係無乜好講。
收買佬反感的,係有些識少少扮代表的人,用隔岸觀火的心態去落力撥
火;不見他有腰骨更不覺他有料到,偏偏最愛胡說八道。難頂!
收買佬三省其身,我個樣雖然惡死,但0甘多年來未曾有人話過我固執己
見,身邊朋友上中下層,左中右,紅黃黑白乜都有。收買佬相信,你清
楚知道及真心相信一套理念/一種信仰,係無問題的。收買佬十分尊重。
海納百川放為大,收買佬唔係乜都識,所以都想同別人多多學習。
但有人乜叉唔識就放屁,重要搵些狗屁不通的垃圾來死撐。那位先生,
除了"讀壞書"及"扮晒0野"這六個字外,我實在想不到別的去形容他。
說遠了,Stan兄,不好意思,歡迎你繼續留言。:)
--- 收買佬
收收你做乜咁感慨?
〔但有人乜叉唔識就放屁,重要搵些狗屁不通的垃圾來死撐。那位先生,
除了"讀壞書"及"扮晒0野"這六個字外,我實在想不到別的去形容他。〕
頂,收收,原來兜咁大個圈咪又係話我!
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等我繼續妖言惑眾!>:)
你兩位去501兄本guestbook度睇啦。
-- 楊左使
哇,收收你真係好興wor!
澳洲獨定唔獨,係國際上的non-issue,澳洲人就算公投決定脫離英女皇,英軍也不會打過來,對任何人也沒有特別影響,所以我們用想不想硬幣上有Charles的樣子來戲謔。
這個當然唔可以同兩岸問題相比,兩岸分治日久,獨立意識又在綠營的鼓吹下高速發展,引致501兄被那沒有專業態度的導遊句句「將」住。501兄一向認同「中華民國」,當時他之感受,可以想像。
如果同導遊這一類人講民族大義,週邊生靈塗炭,地區政局等等;她大概完全不會理會,因為她根本不認同是中國人,唯一可以引她回頭的可能是切身的台灣利益。加國的魁獨(不同文不同種)也是因為經濟的依存性而懸崖勒馬。
嗚嗚~~ 知我者,Stan兄也!
多謝各位好言相勸,心領了。:)
--- 收收
501兄﹕我是你的忠實讀者嘛﹗
Post a Comment